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向"南仁東"先生致敬





通常,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心靈均極為豁達。其中尤以天文物理學研究領域的科學家為甚。因為,他們比尋常百姓更瞭解時空無垠的意涵,也更深知人類微不足道的渺小。

唯心主義的三個大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去哪裡?」,不僅是個人哲學思辨,更是千古人類科學家對宇宙發出的終極疑問。

雖然早在1963111在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沃山谷中,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即已建成350單面口徑電波望遠鏡,由史丹佛國際研究中心、國家科學基金會與康奈爾大學管理。但依據《國家地理雜誌》專文報導《世界最大望遠鏡該何去何從(已連網)》,其前景並非十分樂觀。

直到中國「天眼」500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正式竣工後,才在媒體報導中認識這位偉大的中國科學家。伴隨許多不同影片中他的發言及背景資料介紹,誠摯與熱切對科學的渴望與追求,不居功、不招搖,只是默然無私踏實踐履所追求的科學夢想,行誼令人折服,深感同為中國人為榮。老樹無言、下自成蹊;流水無言、道蘊其中。

「美麗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到無垠的廣袤---南仁東」。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快樂尾巴





台灣中央山脈高聳,大多數河川坡陡流速快,雨季(夏季)伴隨颱風侵襲,風強雨驟,山區瀑布傾洩、溪河暴漲浩浩湯湯如萬馬奔騰,經常在平緩區域造成洪患;但每逢旱季(冬季),因雨量少,高落差的河水很快就注入大海,河道水流枯竭而乾涸。故此類型河川稱為「荒溪型河川(間歇河)」。

正因山高水急所以河川荒蕪,瀑布則更是如此。平時莽林蒼蒼,一夜大雨,四處瀑布匹練抹林、輕綃蔽日。是故,如欲欣賞瀑布、山溪狂狷奔流之美,大雨後一週內,是最佳時機。

名列台灣十大名瀑的台東成功鎮「麻荖漏彩虹瀑布」,總落差達220公尺,山崖陡峭險奇,一旁還有全長1.16公里,輕鬆便民的「麻荖漏步道」,登山步行僅需半日即可來回。

下山後,驅車約15分鐘即可抵達「成功漁港」,下午1時漁獲拍賣開始,依規定一般民眾無法直接參與喊價,但只要魚貨主人船長在,便可私下協議購買。一大尾「鸚哥」千元有找,100元專人代殺,也有店家代烹,如何大快朵頤悉聽尊便!

不幸錯過午餐,途經「東河包子」時,買兩個肉包即可充饑。


人生只一回,如何善用青春生命換得的最終自由,但憑己見。該如何為自己定製一條快樂尾巴呢?出國旅遊只是短暫刺激,日常方為生活主節奏,哪兒尋歡、何處作樂,慎勿違法前提下,端看個人妥善規劃囉!
趁還算壯年時退休、真好!


























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形影相弔





翻撿老照片,常使人無意間迷失在記憶中漂泊曠日,悲歡如潮,拍打著早已泛黃的印象。
Panaromio 相片網站,將於今年11月關閉,多少人、多少相片、多少往日痕跡,也將隨之在網站中消失,不禁令人唏噓的想起兩首歌:《送別》與《夢》

《送別》
詞:李叔同。曲:John Pond Ordway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送別》後兩段歌詞如今多被遺忘,但1935年原版錄音及1960年代小學音樂課本中,這部分歌詞是存在的。

草碧色、水綠波,南浦傷如何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韶光逝、留無計,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別雖悲,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去去莫遲疑








《夢》
詞:弘一大師 。曲:Stephen Foster

哀遊子煢煢其無依兮,在天之涯
惟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馳
夢偃臥搖籃以啼笑兮,似嬰兒時
母食我甘酪與粉餌兮,父衣我以彩衣
月落烏啼,夢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淚半生哀樂之長逝兮,感親之恩其永垂

哀遊子愴愴而自憐兮,弔形影悲
惟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馳
夢獨自出門辭父母兮,歎生別離
父語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語我以早歸
月落烏啼,夢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淚半生哀樂之長逝兮,感親之恩其永垂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三十二、二十二 ...




三十二、二十二,不僅僅是個數字,還代表了現今尚存於世間的真實人物;這些數字,輕聲娓娓訴說著一段段不堪回首的渺遠記憶,卻又似鏗鏘大音般敲響著那些正在逐漸消亡的歷史傷痕。如果沒有人將這些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殘忍及伴隨而來的無盡苦果紀錄下來,世人將永遠遺忘這些故事細節,而只粗淺的認知歷史上曾有過的一個名詞,叫做「慰安婦」。

近日中國發表了一部記錄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慰安婦倖存者現狀的紀錄片「二十二」,該片已於2017978日,分別在澳洲、紐西蘭及美國,加拿大上映,紐約播放影院為曼哈頓時報廣場AMC Empire 25,帶領觀眾深入了解這些老人的故事以及她們當下的生活。這部影片中沒有激越,優美而緩慢中卻充滿著抑鬱之情,導演用人道及尊重的態度未強迫當事人回憶往事,而恰恰是那些沒有描述的記憶,更凸顯出隱含在悲苦中的殘忍與殘缺。

「三十二與二十二」是兩部不同時間拍攝的紀錄片,現今公開上映的「二十二」記錄了22位慰安婦倖存者的故事,她們是在2014年影片開拍之際中國大陸僅剩的22位倖存者。

日本八年侵華戰爭期間,至少20萬名中國女性被迫淪為日軍的性奴隸,對她們造成身體和心靈的傷害。電影通過對這些老人生活的真實記錄,旨在喚起民眾對她們的尊重及記錄下尚存的歷史實例,而非挑動任何對立話題。

導演郭柯曾在2012年著手製作紀錄短片「三十二」,講述名叫韋紹蘭的慰安婦倖存者的故事,當時全中國已公開身分的慰安婦倖存者為32人,到2014年開拍長紀錄片數字已減為22人。而影片上映之時只有九位老人還在世。深知這個數字最終會變為零的郭柯,記錄下了22位老人珍貴的影像資料,也真實表現這些倖存者在窮盡餘生尋找生命中的光明與美好,探討「活著」的意義。

拍攝團隊更出乎意料地發現,由於大批媒體每年到特定時間採訪這些慰安婦倖存者,平常在新聞上看到的說著「我不原諒日本人,我要他們認錯」,與其說是這些老人內心的想法,倒不如說是大眾眼裡她們的想法。郭柯說,「如果她是你的奶奶,你會忍心問她那段經歷嗎?」他直白表示:「走不出這段歷史的,不是這些老人,而是我們自己。」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40 years have passed..Are we alone?






四十年過去了..大哉問卻始終屹立人心,我們是孤獨的嗎?浩瀚宇宙如斯,時光飛逝如斯;四十年相對宇宙而言,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個人的一生呢?且讚嘆那些執著無悔、付出生命的科學家們!
(下文摘錄於國家地理雜誌)

1977815,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大耳朵(big ear)電波望遠鏡正在執行「尋找外星智慧計畫」(SETI)時,在人馬座上方發現一個很強的無線電訊號,訊號只持續了大約72秒,一名天文學家在發現的記錄紙上寫下大大的Wow!(哇!)

後來這個訊號就被稱為哇訊號,這是人類目前接收到最可能是外星智慧發出的訊號,這是外星人跟我們說哈囉嗎?

尋找外星智慧

哇訊號出現的20年後,1997年好萊塢上映了一部描述與外星智慧接觸的電影《接觸未來》,這部電影雖然是許多年前拍的,但是電影中天文與科幻的元素還是讓人喜歡。《接觸未來》是根據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同名小說改編,卡爾.薩根參與過許多行星科學計畫,也是著名作家,寫了幾本相當暢銷的科普書籍,例如《億萬又億萬》和《預約新宇宙:為人類尋找新天地》。卡爾.薩根還在電視上主持過《宇宙:個人遊記》,那是史上最受歡迎的科普節目之一。




電影中的女主角是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這個角色是根據女天文學家吉兒.塔特(Jill Tarter)為原形創造出來的,吉兒.塔特的研究生涯中,就像茱蒂.佛斯特所扮演的角色一樣,絕大部份的時間和精力都致力於尋找外星智慧。(吉兒.塔特(Jill Tarter)在SETI網站發表的Are We Alone?連結)





電波望遠鏡可以找到外星人?

天文學家用電波望遠鏡研究發出電波的天體,例如:超新星殘骸、電波星系、中子星,另外電波望遠鏡也可以用來搜尋外星智慧,因為無線電可以用很低的功率,傳播很遠的距離,所以科學家假設外星智慧會用無線電和其他文明聯絡。

收音機聽廣播,要調到對的頻率才能收聽到,否則只會聽到沙沙的聲音。接收外星文明的訊號也一樣,不過無線電的頻率那麼廣,要用什麼頻率來找外星文明呢?

宇宙中數量最多的元素是氫,而氫原子會發出1420 MHz的發射線,天文學家會用這個頻率來研究氫原子雲在銀河系和星系中的分佈。科學家通常使用1420 MHz來尋找外星智慧,氫原子雲發出的訊號是持續的,電影中茱蒂.佛斯特收到的是間隔訊號,而且是2101之間的質數,讓接收到的人知道這是人為的訊號。

外星智慧應該知道會有人用這個頻率觀測氫原子雲,發出1420 MHz的訊號有可能會被接收到,而用這個頻率尋找外星智慧,即使沒找到,觀測的結果也可用來研究氫分子雲,所以1420 MHz這個頻率就像是外星智慧和地球天文學家之間的「默契」,因此相當多的電波望遠鏡都是用1420 MHz這個頻率尋找外星智慧。

大耳朵天線發現哇訊號時,接受到的頻率就是1420 MHz!而且不是連續的訊號,所以才會受到許多的矚目。可惜的是,哇訊號就只出現72秒,後來在這方向上,再也沒有接收到類似的訊號。

做研究工作是很花錢的,電影中茱蒂.佛斯特在籌措研究經費時,四處碰壁,最後一位億萬富翁哈登(S. R. Hadden)贊助了她,讓她能繼續尋找外星智慧,但是現實世界中有這麼好的事嗎?有的,微軟的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就出資蓋了一座電波望遠鏡陣列──艾倫望遠鏡陣列(Allen Telescope Array)。目前這個陣列有426的電波望遠鏡,將來望遠鏡的數量有可能再增加,這個電波望遠鏡陣列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搜尋外星智慧!

哇是彗星嗎?

40年來,科學家把哇訊號的可能來源,例如人造衛星、飛機或來自地面的訊號都一一排除,最近有位科學家帕里斯(Antonio Paris)認為哇訊號是彗星造成的,19778月時一顆彗星266/P Christensen通過人馬座附近,而今年他還宣稱偵測到彗星發出1420 MHz的訊號。

不過這個結果發表後,就有科學家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彗星本身並不會發出強烈的1420 MHz訊號,更何況當時這顆彗星雖然在人馬座附近,卻不在大耳朵的觀測範圍內,也就是當時大耳朵並沒有看見那顆彗星,更不可能偵測到像哇那樣強的訊號,所以哇訊號並不是來自於彗星。而且這個假說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哇訊號只出現短短72秒?彗星在天空中的移動速度並不快,如果訊號來自彗星,那麼觀察到的時間應該更長才對。哇到底是什麼?天文學家還是無解。

狼來了!?

不管是科學或人類文明歷史上,發現外星智慧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因此所有可能的事件都被用放大鏡檢視,抽絲剝繭,確認再確認,排除一切可能來自人為訊號的可能。

澳洲的一座直徑64公尺的帕克斯電波望遠鏡(Parkes telescope),有時會突然接收到一個強烈的訊號,這讓天文學家很困擾,不過他們相信這是地面上的訊號,因為它們和望遠鏡觀測的指向沒有關係。2015年初時,謎底終於揭曉,那是天文台裡微波爐惹的禍,如果在微波爐還沒停止時就急著打開它,微波爐發出的電波就會漏出來,讓靈敏的望遠鏡偵測到這個訊號,如果沒有仔細檢驗,這類的訊號可能就會被認為是外星智慧發出來的。

2015515,俄羅斯的科學家在HD 164595這顆恆星的方向上,偵測到一個無線電訊號。一些電波望遠鏡加入觀測確認後,並沒有在這顆恆星發現什麼異常,後來普遍認為這是一個人為的假訊號。
2017512,波多黎各的天文學家用阿雷西博望遠鏡,在紅矮星Ross 128偵測到不尋常的訊號,這顆紅矮星距離我們只有11光年遠,消息傳出後各地的電波望遠鏡紛紛往Ross 128觀測,但是都沒有發現異常,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地球同步衛星的訊號造成的。

吉兒.塔特說過,她隨時都準備著一瓶香檳,如果發現外星智慧時可以慶祝。2012年,吉兒.塔特宣布退休,幾十年的外星智慧搜尋,一直沒有開香檳慶祝的機會,電影中的茱蒂.佛斯特幫吉兒.塔特圓了這個夢想,接觸到了外星智慧。

目前有更多的搜尋外星智慧的計畫正在進行著,誰知道哪天我們真的收到外星人的訊號,讓所有地球人都「哇」一聲!


撰文:李昫岱(天文學博士,譯有《國家地理終極觀星指南》、《天文觀測完全指南》、《國家地理探險王野外觀察指南:觀測星空》,「屋頂上的天文學家」部落格與臉書